清朝康熙帝的生平简介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清朝康熙帝的生平简介,以及清朝康熙年间历史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康熙皇帝的生平(包括皇后妃子)
孝诚仁皇后(1654年—1674年):赫舍里·芳仪皇后,生于1654年2月3日(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),崩于1674年6月6日(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)。她是康熙皇帝的一位皇后(元配),生承祜(2岁夭折)、胤礽。孝昭仁皇后:钮祜禄·东珠,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,鳌拜义女,温僖贵妃的姐姐。
敦怡皇贵妃(1683——1768),三品协领祜满之女。瓜尔佳氏。侍奉康熙时为和妃,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,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,乾隆三十三年薨,年八十六。生一女,殇。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。悫惠皇贵妃(1668——1743),佟佳氏,孝懿皇后的妹妹。
康熙皇帝玄烨有三位正妻:原配正妻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,继配正妻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,再继配正妻孝懿仁皇后佟佳氏。清圣祖孝诚仁皇后(1654年2月3日-1674年6月6日),赫舍里氏,满洲正黄旗人。康熙帝的第一任皇后,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,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。
康熙皇帝简介内容
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,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,开创出康乾盛世局面。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。康熙皇帝的童年非常悲惨,鳌拜当道,康熙经常读书甚至呕血,这为他后来智擒鳌拜,完成著名康熙字典有很大的铺垫基础作用。年幼的康熙是不幸的 。
康熙王朝剧情介绍:清顺治十八年,恶疾天花袭击皇宫,皇帝爱妃命丧黄泉,顺治痛不欲生,立意遁入空门。危急之际,孝庄太后力挽狂澜,下令改朱批,行蓝批,并将天花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玄烨推上龙座,成为康熙皇帝。康熙即位以后,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,连孝庄太后也只好含辱。
康熙皇帝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年5月4日-1722年12月20日),清朝第四位皇帝,蒙古称之为“恩赫阿木古朗汗”。
康熙(1654年-1722年),爱新觉罗.玄烨,清朝第二代皇帝。在位时间是(1661-1722)。顺治十一年(1654年)生于景仁宫,为表世祖顺治帝第三子。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即位,时年八岁,由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遇必隆、鳌拜四大臣共辅政,年号康熙。康熙六年(1667年)亲政。
康熙简介 清圣祖康熙,名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—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)。
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,是18世纪前后中国出现的一位伟大的封建君主。就像他治理了61年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样,他本人就是满蒙汉三个民族的血缘与文化的杰作。
康熙的简介、故事、名言
1、清圣祖康熙,名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—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),清朝皇帝,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。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(1654年5月4日)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,佟妃之子。
2、一事不谨,即贻四海之忧;一念不懂,即贻百年之患。国家用人,当以德为本,才艺为末。子曰:孝,天之经,地之义,民之行也。康熙攻克台湾后的处理问题,众躲大臣建议丢弃台湾,或租借给荷兰,施琅力排众议,台湾乃七省门户,康熙:台湾定则江海定,江海定则东南定,东南定则天下大定矣。
3、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康熙一生兢兢业业,修身、齐家、平天下都十分认真,可谓耗尽心血和精力。康熙治国六十年建树甚多,其创业、守成之功绩举世公认。他十分珍惜自己的事业,渴望能传之千秋万代,自信生命中的每一体会对后人都有益处。康熙曾对诸官说:「朕经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。
4、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他取得了对三藩、沙俄的战争胜利,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,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。另一方面,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,年老时利用“文字狱”打击汉族异议人士。康熙举行“多伦会盟”取代战争,怀柔蒙古各部;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。
清朝最开明的康熙大帝,他一生都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?
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年5月4日-1722年12月20日),清朝第四位皇帝(1661年-1722年在位),顺治帝第三子,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。康熙帝8岁登基,14岁亲政,在位61年,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。执政初期,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。面对严峻局势,他坚持大规模用兵,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。
智谋擒鳌拜,奠定根基24岁的顺治帝撒手人寰,年幼的康熙面临权臣鳌拜的挑战。鳌拜专权跋扈,无视年轻的皇帝。康熙帝深藏不露,集结100多名亲王子弟组成善扑营,终在1669年康熙16岁时,联合索额图,以智谋成功擒拿鳌拜,平定内乱,从此开启了他卓越的领导之路。
潜心吏治,学习西方文化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包容,康熙曾经学习过西方的天文知识,几何知识。当时在清朝,作为一个统治者,一位天子,能够承认东方数学的不足,并且虚心学习西方的知识,招纳西方有才华的学者交流,这体现了康熙大帝作为一届统治者的心胸与气度。
上一篇:青春期综合症的表现
下一篇:关于三国历史人物故事汇总